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29日讯?我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畜牧、园艺、林产和水产四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良种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建设,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十一五”时期,口粮储备保持在150万吨,力争粮食自给率保持在50%,确保500万亩粮食应急用种量储备。
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带。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发展道路,重点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
培植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水产品、畜禽、笋竹、蔬菜等特色农产品。
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推动一批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十一五”时期,每个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35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或示范区,拥有35家年产值超亿元或超10亿元以上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35个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制度,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