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英勇献身的三位大学生,他们分别是19岁的陈及时,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19岁的何东旭,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19岁的方招,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当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在他人遇到危险之时选择沉默以自保,当媒体报道见义勇为英雄流血又流泪,当人际隔阂与社会冷漠在不断加剧之时,面对落水少年,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毫不犹豫地手拉着手,结成一根长长的生命链条,迅速向江中延伸,终于救起了落水少年,而他们当中三位大学生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情此景,感天动地,令人潸然泪下,更被他们的英雄壮举强烈震撼。
提及当代大学生,人们自然会想到“90后”、“富二代”等流行词汇,自然想到他们是吃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一代,自然想到他们是“喝可乐要加冰”的一代, 甚至想到他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固然,确有个别大学生热衷追求物质利益,甚至偏离了人生目标,失去人生信仰,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人们为此担忧——温室里培育的“豆芽菜”何以抵挡风雨?
然而,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近年来,从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济困助学,服务社会,到校内校外精神文明建设中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从积极参加支教、支农活动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到投身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的志愿者活动受到锤炼与洗礼,特别是今年经过祖国60华诞系列活动的教育与熏陶,绝大多数大学生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武汉长江大学的英雄团体再一次用他们的义举响亮地回答了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质疑,他们在成长,他们在起飞,他们在经历风雨,他们为了人民的一切甘愿牺牲自己花季的生命!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期待武汉长江大学三名舍生忘死的英雄以及见义勇为英雄群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人生榜样,引领更多的人们、更多的年轻一代,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勇于牺牲,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奉献赤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
' />3名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开,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他们的见义勇为而感动,却是争论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为了两条生命却付出了另外3个年轻的生命?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培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名大学生的成本比一名少年大得多,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用3个大学生的生命来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起赔本买卖,虽勇气可嘉却相当愚蠢。
上述言论看似有理,也挺符合价值规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其本质却是大错特错,因为它只考虑到了经济价值,却忽略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虽然如今早已是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也不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社会道德价值的支撑,否则只能是为了个人私利勾心斗角,必将会使秩序大乱,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许多其他的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就是一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在危急关头考虑的不是自己利益,也不是究竟是否值不值,而是将个人安危抛在一边,毅然选择“拔刀相助”。
这种毅然与坚决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相互碰撞,影响了社会稳定。虽说这是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种时期,但我们就必须得走他们的老路,就像环境非得要等到污染之后再花大价钱来治理吗?
有前车之鉴,还往同一个可能会导致翻车的坑里行驶,那岂不是傻瓜加白痴,愚蠢之极。转型期间的矛盾出现只要是由于价值观的混乱造成的,而且往往是唯金钱利益价值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忽略了道德价值,那我们就应该从这点着手,将这种不良影响降至最低。3名落水大学生就是一个榜样,一个与这种时期主流价值观——唯金钱利益价值观“相悖”的榜样,我们应该向全社会宣扬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在全社会重塑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打破唯利是图的垄断怪圈。
只有当全社会都接受了这种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类似的看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救人行为才不会产生争议,我们也才能真正迎来和谐社会。3名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且我们坚信必将会有更多的道德价值“捍卫者”涌现。
' />“10·24”,又一个让人湿润眼眸的日子。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我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这是一次用爱心的人梯铸就的生命接力。是解救他人于危难?还是畏惧自保?在几秒钟,甚至一秒钟的时间里,他们选择了前者。
陈及时,19岁;何东旭,19岁;方招,19岁。他们是典型的90后大学生,风华正茂,韶光四射,可生命,却那一刻画上了句号,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打开电脑,含泪看着各大媒体对事件的回放,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对英雄家属的宽慰,对后续事宜的安排……走在校园里,林荫道上已经拉起了向英雄集体致敬的横幅,我的心再次疼痛起来。
今日,宝塔河江面上,菊花飘散。三位遇难家属带着鲜花、蜡烛、香纸面朝亲人罹难的水域,寄托沉重的哀思。英雄母亲几度昏倒,在场人员潸然泪下。一位悲痛的父亲专门带来一个渔网,希望在波涛的江水里能捞起儿子的灵魂。
再也不要说世风日下,世态炎凉了。再不要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只求索取不求回报了。十几名大学生,尤其是已在天堂的三位小英雄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他们肩上的责任。就像《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张羽说,“在这群大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担当,看到了希望”。
我仰望天际,哀思,祈福!多么希望,两少年被救起,我们可爱的学弟们也平安无事。前些年,我校赵传宇寒江救起年迈老妪不留名,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并接受胡书记亲切接见,一度被传为美谈。我多么希望这次的结局也是这样。可是,舍己为人的行为背后的悲剧真的让人觉得难受!
生命的逝去,让我想起了年前离开我们的一位好友。一位在新闻路上孜孜追求的学生记者。在患急性脑癌去世的一周前,他还在报社实习,还在和我们讨论报道如何深入,视角如何选择。年后来校,噩耗传来,难以释怀。至今,我依然保留他的QQ,而其QQ签名也从此定格:报社实习中……
生命原本脆弱,我们只能选择坚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有的人见义勇为,献出生命;有的人舍己为人,家为轻;有的人默默奉献不留名;有的人,坚守一辈子,只为一份当初的承诺……正是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我们脆弱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下来,才愈发显得可贵。
逝者安息,生者奋发!愿我们铭记他们,铭记这种可贵、可爱、可敬的精神! (作者系长江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
' />危难当前,见义勇为,这是人性光辉而伟大的一面,这样的义勇,令人钦佩和崇敬,但因下水救人的英雄不幸溺亡,更让人痛心疾首。如何尽量减少和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我们的教育环节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是否还存在缺失?如此种种疑问,理当引起深思。
一是游泳技能的缺失。我们经常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在上各种各样的体育课,但游泳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又有多少人在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呢?尽管南方和北方有河流多少的差别,城市和农村有游泳条件的差异,但教育部门是否把游泳当做必修课从小就开始学习呢?我们可以学习篮球、兵乓球、健美操等各类体育运动,但为何就是不把游泳这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列入必修课呢?毕竟,这是一项在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与自救的技能。尤其是作为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江河水系众多,若生于斯,长于斯,却不会游泳,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
二是救人和自救技能的缺失。其实对落水者施救需要懂一些专门的救生技巧和知识,比如,应该从落水者的背后进行施救,倘若救人者被落水者抱住如何解脱等都有一些技巧,并非会游泳就一定能进行有效施救,不懂得施救常识,有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反而搭上自己的性命。一般情况下,在危难紧急情况发生时,人往往会失去平常的镇定状态,而一心救人,但危险也随此伴生,比如,在这次事件中不脱鞋子和衣裤下水救人,增加了游动的难度,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10多人手拉手救人,表面看这种方式很合理,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三是安全教育的缺失。对于水、火、电、煤气、交通事故、地震等各种灾害都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事物,应该从小就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教育,这样也就减少了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比如,去年上海某高校火灾事故,导致4名女生在逃生时坠楼身亡的事故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个悲剧发生了,可我们这种全民的、系统性的安全逃生、救生教育依然没有形成。
面对疾病以及各种意外突发的事件,人的生命其实也很脆弱。如何在难以避免的灾祸和突发情况降临时,冷静处理,安全应对,至关重要。有时候,不仅关系自身安全,也会决定他人安危。我们在颂扬见义勇为的壮举时,也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生命安全教育的不足,在全民的教育体系中,补上这一课,对一些基本的求生技能和安全知识实行强制性教育,尽量减少、避免悲剧的发生,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为活着的英雄庆功。
' />这是一条令人倍感沉重的消息。在网上,许多人对这些大学生表达敬意,同时也有一些人,基于所谓的理性视野和“实事求是”精神,进行了一番“值得与否”的讨论。
类似的争论其实不少。上个世纪80年代,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为了救一名掏粪老农而献出生命。社会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大辩论:一名大学生换回一名掏粪农民,值不值得?
这是一个永远难达成共识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都存在差异,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也会作出不同的判断。但我觉得,有几件事依旧值得说一说。
“生命至上原则”时常被人提及,这一原则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却也存在过于泛化的倾向,甚至被完全等同于“个人至上”或“个体生命至上”,或直接成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变种。
不可否认,对自己的生命保持起码的尊重和敬畏,正是“生命至上”的一种具体表现,但“生命至上”在本质上绝非全部指向自我。湖北10多名大学生结人梯救落水少年的举动,同样是“生命至上”的体现,只不过指向的是他人而已。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表现出了另一种更为灿烂的道德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笼统地把“生命至上原则”作为讨论“值不值得”的逻辑前提,更不能把“不值得”结论简单地建立在“自我生命至上”的基础之上。
此外,有人认为,“生命至上”原则下还应“科学施救”,这固然没错。但在落水生命稍纵即逝的突发事件和危急情况下,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无法从事后来评价的。我们通过各种模型去分析、去演绎、去总结,可能对未来的类似情况会具有指导意义,但过多的理性审视与技术“解构”,却会模糊事件的本来面目,偏离整个事情在当下的关键点。
因而,即使“值不值得”不是一个伪问题,但在面对三个牺牲者和他们的家庭时,我们还是少些这方面的争论,多些触手可及的关爱与温暖。不然的话,这既是对三个已逝生命的不尊,也是对两名获救少年的残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