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振豪在被“发妻”检举揭发后,有两句话,公众一直“记忆犹新”。第一句是,“别说包养情妇,我没违规给任何人报过一分钱。你可以去查。”第二句是,“她(发妻)这么一闹,我今年的院士肯定选不上了,几年都怕选不了。”
如果说第一句话是段振豪的“自证清白”,那么随着段的刑拘,更多“真相”将会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交代。段的“自证清白”是一种嘲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而第二句话呢?似乎是段对发妻过激行为的一种“不满”,以此来表达心中的“冤屈”,博得公众的谅解。遗憾的是,他“一语成谶”,怕是永远当不上院士了。而且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
在报道中,笔者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很多段的同事都认为,段因为“桃色”事件意外“翻船”非常不值。
显然,网友对于这样的意外“翻船”很不淡定。需要追问的是,如果不是段振豪发妻上网揭发举报,段振豪的涉嫌贪污等行为是否还会继续“潜伏”?其实,对于这样的“意外”,网友也有一种疲劳感。因为这样的“意外”在现实生活中还少吗?比如家庭成员反目,妻女揭发;小三发帖,抖露实情;小偷落网,发现意外钱财;蹊跷死亡,牵出惊天大案等等。难怪有网友已经总结出“网络防腐”的一套“程序”:后院起火,网上公布,网友围观,媒体报道,司法介入,贪官落马。
上周,段振豪所在部门的相关领导表示,由于科研经费目前实行的是“课题负责制”,研究所没有精力,也不可能审查每笔科研经费都花在了哪儿。对于这样的“解释”,网友纷纷质疑。因为该研究所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重大漏洞,流向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有关部门就段振豪的问题发表的声明中,对于段振豪科研经费审计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挪用了多少科研经费,经费流向哪里,是否用科研经费包二奶等核心问题,都“只字未提”。
对此,我们需有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希望“拔出萝卜带出泥”,让更多事件真相“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 2011-07-14谁来证实准院士的“情妇门”
- 2011-07-06院士评选必须有严格的利益回避制度
- 2011-07-06院士评选应严格回避权势
- 2011-06-07关于“官员院士”与“院士官员”的忧思
- 2011-05-27院士增选当排除权力影响
- 2011-05-27高官竞选院士应该向毛泽东学习
- 2011-05-27参选院士应当撇清职务身份嫌疑
- 2011-05-26权力越位致使院士增选“官学”混乱